当前位置:首页>时事信息

进博密码|迄今为止,已成功引入超过35万种全球精选商品,那么“展品转商品”的奥秘究竟何在?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蔡宏伟   时间:2024-11-07   访问量:1397


1730876188333_Tkincb_1730876198237.jpg

随着参展商转变为投资者,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不断增长,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也日益增强。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回忆起2018年首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仅有一个36平方米的展位,而到了第七届,展位面积已经扩展到100平方米,参与的业务部门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他感慨地说:“2018年,我们只有两个业务部门参展,但收获了积极的反馈。随后几年,我们的参展产品越来越多,公司高层对进博会也越来越重视。”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贺利氏首次在技术装备展区的“新材料专区”展示了其新产品,包括双氧水用钯催化剂,这是无机化工原材料中的重要产品,将推动绿色化工的发展。目前,国内流化床双氧水生产企业所需的钯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而贺利氏成为国内率先实现该催化剂国产化的外资企业,这有助于客户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并缩短交货期。

恰逢第七届进博会在开幕前夕,贺利氏庆祝了其在华发展50周年。艾周平提到,贺利氏在上海闵行建立了包括大中华区总部、光伏全球事业部总部和研发中心(从北美迁至中国)、电子研发中心、贵金属交易中心、冶金传感器和光伏等高端生产基地在内的多家公司。明年,公司计划在闵行成立氢能催化剂研发中心。

对于辉瑞中国区总裁、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Jean-Christophe Pointeau而言,进博会作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推动各方共享开放机遇的重要平台。辉瑞已连续六次参展,带来了24款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4款是首次在中国亮相。他提到:“今年是辉瑞在华发展的第35个年头,我们设定了‘三倍速中国创新’的目标,力争在2021年至2030年的十年间,将60个创新药及新适应证带给中国患者。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已将中国纳入辉瑞创新药和疫苗早期临床阶段和所有关键3期研究的全球同步开发。”

在食品展区,连续七次参展的纽仕兰今年再次携21家新西兰企业集体亮相,比去年的12家企业规模更大、领域更广。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盛文灏表示,2018年首次参展时,纽仕兰还是一个初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展位仅有50平方米。然而,六届进博会的参与让纽仕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进口乳品的头部品牌。因此,2023年在新西兰贸发局的支持下,纽仕兰从“参展商”转变为“组展商”,邀请新西兰企业组团参展,并获得了积极的响应。

盛文灏感慨道,进博会持续帮助企业提升发展速度、质量和容量,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让企业“来了还想来”,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今年参展的21家新西兰企业中,既有首次参展的新面孔,也有去年就参展的老朋友,例如太平洋羊驼等企业已经拥有了独立展位。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企业通过进博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选择投资中国、扎根中国。

进博会展出的溢出效应也惠及了汽车展区的展商,大众汽车就是一个例子。2023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10亿欧元(约75亿元人民币)在合肥建立一个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成为该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预计可使产品上市周期缩短30%。今年4月,该集团又追加投资25亿欧元(约19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去年7月,该集团还作出了两项重要决策:一是与一汽大众共同向开迈斯增资约8亿元人民币,加速在中国的充电网络布局;二是与小鹏汽车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二故乡,“我们希望在进博会上展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基于‘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我们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未来规划,将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产品和技术研发。过去的40年充满了收获,也将激励我们走向下一个40年。”

为了助力新征程上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活动的“强磁场”,第七届进博会还将举办“投资中国”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活动,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充分彰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和各方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上一篇:聚焦堵点和卡点,上海出台九项措施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23 www.wanqiqians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盟章程 - 帮助中心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万企千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30058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31259)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4008009085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