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捕碳”新技术进入推广阶段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清能院)正式宣告,其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此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成本,更在国内该领域填补了空白,打破了长期由国外主导的技术垄断局面。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该技术凭借其卓越表现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成果。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旨在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有效捕集、提纯,并实现再利用或安全封存。然而,传统方法因成本高企、效率低下而备受诟病。为破解这一难题,清能院研发团队历经数年潜心钻研,成功推出了“二氧化碳捕集溶液强化再生系统与方法”。
该系统创新性地运用了超声波空化技术,通过高频声场生成气体空泡,促进二氧化碳在气液平衡临界点形成气泡并迅速逸出。这一革命性的设计显著提升了捕集溶液的循环效率,同时降低了解吸温度和外部蒸汽消耗,实现了碳捕集过程的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据清能院副总工程师郜时旺介绍,该技术的核心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技术已完成从实验室研发到市场推广应用的华丽转身,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尾气处理、钢铁高炉煤气回收、水泥石灰窑气净化等多个领域。此外,该技术还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石油开采、混凝土生产、农业种植等领域,甚至可转化为甲醇、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为多个行业带来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在华能集团承建的上海12万吨/年碳捕集示范工程中,该技术已成功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将其转化为焊接保护气,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支持。同时,正在建设的陇东150万吨/年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也将采用该技术进行二氧化碳驱油作业,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和碳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