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新技术

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发现植物新物种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时间:2024-03-20   访问量:1842


我国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上。

图为大别山天门冬的形态特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供图)

据介绍,202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植物多样性科考队在大别山区开展了40余次野外科学考察。野外科考过程中,科考人员于2022年发现了一未知物种,后来对其进行了长期观察,全面收集了该植物的花、果和种子等信息。2023年,科考人员在湖北黄梅县和武穴市再次发现该物种的居群。经过详细的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定其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新物种,因其目前仅发现于大别山区,故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大别山天门冬与天门冬、羊齿天门冬相比,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它们在大别山区均有分布,但可以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区分:大别山天门冬的花梗相对较短,只有1至3毫米长,而且花梗上没有关节,但其叶状枝比天门冬、羊齿天门冬更长更直,长可达16.4厘米。大别山天门冬目前只在大别山区发现有分布,是大别山区特有植物。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的博士研究生杨家鑫介绍,天门冬属隶属天门冬科,该属植物大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文竹和非洲天门冬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天门冬是重要中药材“天冬”的基源植物。此次发现的大别山天门冬是否具有相关经济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家鑫表示,尽管该新物种在大别山区已经发现了3个居群,但个体数量很少,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大别山天门冬被暂定为易危,需加强保护。


上一篇:北京:“无人驾驶小巴”试点开通

下一篇:新型二维材料可高精度、低损耗地操控光,适用于环境传感和神经形态计算

Copyright 2023 www.wanqiqians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盟章程 - 帮助中心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万企千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30058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31259)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4008009085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