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机构都能买,可以流通和转让——首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规划,将从今年起连续数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的发行额度设定为1万亿元。5月17日,我国正式启动了首批期限为3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工作,其发行规模达到了400亿元。那么,究竟何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其发行安排又是怎样的?个人投资者是否有机会参与购买?5月17日,财政部针对这些问题发布了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国债购买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在理解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概念时,我们需关注三个核心要素:“超长期”、“特别”以及“国债”。
首先,“超长期”主要指的是债券的发行期限。在债券市场的常规认知中,发行期限超过10年的利率债通常被视为“超长期债券”。相较于传统的国债,超长期债券能有效减轻中短期的偿债压力,通过时间的延伸来优化资金结构。
其次,“特别”则侧重于资金的特定使用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为满足特定目标而发行的,其资金具有明确的用途指向性。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指示,此次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旨在系统解决国家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专项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的建设。
最后,“国债”作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具备极高的信用度,因此被广大投资者视为最为安全的投资选择之一,深受居民青睐。
就发行安排而言,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包含了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种不同期限的品种,均采取半年付息的方式。其中,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率先于5月17日发行;紧接着,20年期的品种将于5月24日发行;而50年期的品种则定于6月14日发行。
此次于5月17日发行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的面值总额为400亿元。该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起开始计息,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付息日为每年的5月20日(如遇节假日则顺延)和11月20日,本金及最后一次利息将于2054年5月20日支付完毕。
至于个人投资者是否能够参与购买,我们了解到,国债通常分为短期国债、关键期限国债以及超长期国债三类。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储蓄国债主要有3年期和5年期两种期限选择,而记账式国债则涵盖了从短期到超长期的所有13个期限品种。由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的范畴,因此个人和机构均有资格购买,并且此类国债在市场上可流通转让。
具体而言,个人投资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购买记账式国债,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柜台、线上平台以及证券市场。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进行购买,这些机构名单可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网站查询;也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进行购买,相关公司名单可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投资者在购买记账式国债前,可以提前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的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开立个人债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并开通记账式国债交易业务;或者选择在证券公司开立普通A股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投资计划,选择合适的债券品种进行购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可通过证券公司的网点或线上平台进行购买。
该负责人还提到,每期记账式国债发行前,财政部会在其网站“政府债券管理”专题栏中发布发行公告,公布发行日期、发行规模等重要信息。发行利率则在招标结束后当日公布,个人投资者可登录财政部网站进行查询,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