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高端访谈

向逸琴:将把帮残助残这项公益活动做下去

信息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时间:2023-09-14   访问量:1377


     向逸琴是贵州弘鑫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瓮安经济开发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联合四支部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老党员、非公经济人士,她怀着对党的一颗赤诚之心,凭借着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聘用残疾贫困人员务工,带领公司员工奋斗在非公经济领域的第一线,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

  与残疾人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2016年公司的一次招聘活动。况照全3岁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的他不得不在小学四年级告别了学生生涯。多年后,况照全成了家,妻子也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个家庭,大女儿不幸溺水。了解了况照全家的情况后,向逸琴决定聘用残疾人务工。

  “我也晓得这几年,娃娃和你们两个都容易生病,所以你们要经常通风,要注意添加衣服,不要着凉。感冒容易得很多病,你们这种情况也非常特殊。又不太方便,要照顾好自己。”在走访中,向逸琴向况照全一家说到。

  由于况照全夫妻两人行动都不便,向逸琴想了一个办法帮助他们,将生产设备缝纫机送到他家中,并将一道工序适应他们做的半成品送到他们家中去,让他们在家就可以务工、赚钱。

  况照全说:“像我家这种家庭,找工作都困难,向总让我们在家就能务工,每逢节日向总还来看望我们,非常感谢她。”

  向逸琴在公司管理层会议上说:“我们公司员工不多,但是员工结构比较特殊,有残疾人、建档立卡户,对员工特别是对残疾员工,要多关心、关爱,不能歧视他们,要让他们在这里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对建档立卡户也要多关心,大家能不能做到这点?”参会人员异口同声说到“行。”

  会议是这样开的,向逸琴也是这样做的,一如既往地坚持、关心,以真心见真情。

  在向逸琴的生产车间里,残疾员工接近企业员工的半数。公司现有员工40人,除管理岗位外,生产人员有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人(其中3人属残疾人家庭),下岗职工2人,返乡农民工10人,残疾人10人(有双残疾家庭2户)。

  向逸琴回忆到:“在一次招工中,来了70多个残疾人应聘,有肢体残疾的、聋哑的,当时,我确实不太想聘用,但听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我感觉他们确实太不容易了,就动了恻隐之心。”

  为了让员工们安心生产和生活,向逸琴向所有员工郑重作出“四个承诺”:保证随时有活干、保证每月工资按时发放、保证每月福利按时兑现、保证每个周末按时休息。正是向逸琴的这一个个对人关乎倍致的举措,让员工都觉得特别温暖。

  吴仁江说:“来这里上了几年的班,向总对工人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十分关心,感谢她带我们残疾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向总非常照顾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心里,她就是我们的亲人。”黎华菊说。

  尽管现在向逸琴企业规模不算大,这些年在发展上也面临诸多困难,但她一直坚持兑现对员工作出的“四个承诺”,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帮助弱势群体。

  这些年来,向逸琴曾担任过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工商联理事,获得过省、州优秀女企业家称号及县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被评为瓮安县“道德之光·感动瓮安”第三届道德模范。她所经营管理的企业2016年被县残联授予“瓮安县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2017年被县工商联授予“百企帮百村”示范企业,201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被黔南州工商联评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20年,向逸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兴瓮乡土人才”。

  向逸琴说:“公益活动是为弱势群体点亮的一盏明灯,我们将把帮残助残这项公益活动一直做下去,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青年员工把这项工作传承下去,让到处充满一片爱。”


上一篇:谢鹏:身入基层付真心 助村发展聚民心

下一篇:黄欢欢:栽下满园桃李树丹心一片育新苗

Copyright 2023 www.wanqiqians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盟章程 - 帮助中心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万企千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30058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31259)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4008009085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6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