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财税

数字化转型效能持续释放 银行业科技建设方兴未艾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李婷婷   时间:2023-10-04   访问量:1445

 “我们的每个业绩亮点,几乎都跟高科技、大数据有关。”在建行的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随着全球数字化革命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建行紧抓时代机遇,全力推动金融科技建设,服务中小客户能力快速提升,在业务转型中实现了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重构。”

  在数字化经营与转型深入的当下,科技成为了推动银行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业内专家认为,在目前取得的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未来,银行业要进一步夯实科技根基,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向科技要业绩与经营质效。

  科技赋能新金融行动

  在田国立看来,金融科技的赋能,为建行的新金融行动提供了可能。以普惠金融为例,建行深化数字普惠模式,升级“建行惠懂你”平台。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86万亿元,增幅21.79%;普惠金融贷款客户29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1.69万户。“建行惠懂你”APP累计访问量超2.5亿次,服务企业客户1053万户。

  在科技赋能下,建行连接G端,以智慧政务赋能社会治理,打造“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目前,建行37家分行全部开放网点STM(智慧柜员机)提供智慧政务服务,网点“跨省通办”专区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

  “平安银行 ‘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整体战略不会偏航转向,我们将持续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以业务价值为锚点,助力服务营销、风险控制、运营支持和管理优化升级。”平安银行党委委员冀光恒表示。

  具体而言,拥有2.27亿个人金融客户的平安银行将继续做好三大需求工程,在纵深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精细化经营的智能化银行3.0转型,在建设零售银行、发展综合金融的同时,打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平安方案”。

  为此,平安银行将以科技能力赋能队伍,为客户提供场景化一站式的服务方案,推动“四通一平”工程,在客户授权合规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账户、数据、产品、权益和智能营销服务平台等各项基础能力建设,并持续优化流程,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赋能业务增长。

  数字化经营成果丰硕

  上半年,银行业加快推进自身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深度、广度与精度,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同时,助力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架构方面,中行以“绿洲工程”建设为重要抓手,筑牢数字化支撑能力,四地多中心私有云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行上云服务器是达2.3万台,企架建设完成了支付结算、票据等多业务领域企业级重构和智能化升级。“新的企业级技术平台可支持10亿+的客户规模,日处理的交易规模超过20亿笔,TPS超过2万,这些都为业务发展和平稳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行党委委员蔡钊表示。

  在体制机制方面,工行推动变革,促进数字基因深耕厚植。“我行持续推广‘揭榜挂帅’机制,通过集中优势资源有效解决技术架构转型、经营管理方面的紧迫难题,促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金融科技伦理机制,把科技向善的理念嵌入金融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提升新形势下的科技管理有效性、公平性、普惠性。持续完善集团内跨条线、跨机构联动的数字化运营体系,部署近3万项数字化运营策略,推动基金、理财、保险等重点产品销售交易显著提升。” 工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

  在业务赋能上,农行数字化产品体系日益完善,线上信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6月末,“农银e贷”贷款余额3.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5%。数字化产品创新步伐加快,创新推广“商户e贷”,优化升级“普惠e站”一站式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推出“火炬积分贷”产品,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科技储能也在不断增强。以建行为例,该行持续提升专业化技术能力,发布“建行云”品牌,推出“云霄”生态合作计划;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赋能产品服务创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风控等领域;提升科技交付能力及研发质效,集团IT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累计获取专利授权1777件,其中发明专利1026件,专利授权数量较上年末增加521件。

  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

  在数字化转型与经营的要求下,银行业的科技建设方兴未艾。

  “下一步,工行将围绕打造科技强行、数字工行持续发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化为综合服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着力打造具有工行特色、业界领先的现代金融科技体系。” 张文武表示。

  张文武把工行下一阶段数字化建设思路总结为“三个强化”:一方面,强化数字赋能。不断完善企业级数字化、生态化、智能化科技平台,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另一方面,强化模式变革,围绕数据驱动、板块运营、生态链接、全域触达等领域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推动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组织架构的数字化转型变革创新;此外,还要强化技术升级,扎实推进技术体系转型,升级工行信息基础设施。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大发展机遇,与“产学研用”各方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进AI大模型在业务方面的广泛应用。

  “农行将牢牢把握数据这个关键的生产要素,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数字化经营更好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经营管理。”农行行长付万军表示。

  为此,农行要筑牢数据基础,从企业级的理念和视角出发,以标准化宽表建设为抓手,优化数据中台数据组织,提升数据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全行数字化转型需要;要深化数据应用,充分发挥数据在客户服务、信贷投放、风险管控等经营管理重点领域的驱动作用,不断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

  线上线下协同经营至关重要。“以数据为纽带,持续强化全渠道业务协同、营销协同,打通流程断点、堵点,构建完整的业务闭环,切实把线上触客‘广’的优势和线下触客‘专’的优势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线上线下融合、流量价值互转的一体化经营新格局。” 付万军表示。

  中行则将围绕稳基础、强优势、惠民生、防风险方面,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我行要完成‘绿洲工程’一期建设,推动企业级数据平台在全集团的推广,加快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今年9月集团私有云中心要投入使用,形成更强的底层支撑能力。” 蔡钊表示。

  同时,中行将持续以金融科技赋能全球化业务发展,推出海外手机银行6.0新版本,实现交易银行IGTB平台在整个境外机构的全覆盖,以提升境外机构的全球化服务能力,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上一篇: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下一篇: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进一步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Copyright 2023 www.wanqiqiansh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盟章程 - 帮助中心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万企千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30058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31259)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4008009085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668号